www.hnlqw.com

网站首页/调查研究/县(市、区)调研成果
县(市、区)调研成果

农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关于登封悠然生态农场探索实践的调研

发布时间:2025-10-24 15:43:09  浏览量:169





农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关于登封悠然生态农场探索实践的调研

登封市老区建设促进会

 

一、产业发展背景

登封市悠然生态农场成立于2010年,地处河南省登封市革命老区石道乡当阳山腹地,地理位置优势显著。农场坐拥36亿年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当阳山下,毗邻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世界文化遗产,郑少盐洛高速直达,紧邻少林站1公里,1.5小时可辐射郑州、洛阳、许昌三大都市圈,具有极佳的区位优势。

农场自然与人文资源丰富,拥有山林耕地5680亩,与周边4个村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项目总面积达25.6平方公里,核心区森林面积18040亩,森林覆盖率超80%,还拥有中国最大麦饭石矿泉带。同时,这里是当阳山传说地、人文始祖炎黄二帝羽化成仙躯体成峰地等人文遗址,文化底蕴深厚。

2010年起,悠然农场党支部在上级部门指引下,秉持发展才是更好生存之道的理念,克服困难,推动生态、民宿、餐饮、农产品加工、观光等产业蓬勃发展,助力革命老区产业振兴。近年来,农场积极吸引优秀人才返乡创业,通过农文旅融合发展路径,成为嵩山文化走廊的亮丽名片。

二、产业发展历程及关键节点

 

1.基础建设与生态产业起步阶段(2010年起)

农场开始对千年不毛之地进行生态改造,打造千亩有机梨、苹果等优质农产品种植基地,同时完善基础设施,建成35000立方蓄水池、8公里硬化道路及1000千伏安电力配套,为后续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特色产业逐步发展阶段(20182023年)

经过充分论证考察,投资2000万建设的山景民宿投入运营,入住率超80%,树立了登封特色民宿良好形象。投资260万元建设农场特色美食店,推出二十四节气养生菜及黄精炖系列菜系,成为美食打卡地。2021年起,投资700多万元与沈阳农大合作研发有机梨果醋,建设首期1000亩试验田林下黄精种植基地,推出多种黄精产品并获用户好评。

3.产业融合与提升阶段(2023年至今)

结合和美乡村建设,修建各类观光道路共4.5公里,保护金樽石遗址、修复太白古道,推动登山步道与林间步道贯通。2023年3月,半山堂精品民宿在登封市石道乡陈家门村开工,有序规划建设二十四节气民宿、省级中小学生乡村研学实践基地等产业项目。2025年4月,成功举办第三届当阳山赏花季暨非遗展演活动,千亩梨园与非遗雅韵相映成趣,实现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无缝对接。

三、主要举措与创新实践

(一)科学规划产业布局,打造多元体验农业园

农场精心打造七大主题农业园:桃杏梨春风一家园、榴槐莲红白二和园、枣满坡苹安柿季园、松竹梅岁寒三友园、广积粮五谷丰登园、金柳福扬帆启航园、梨园春欢乐人间园。各园区特色鲜明、功能互补,涵盖四季景观与多元体验,满足不同游客群体的多样化需求。

(二)推进核心产业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后劲

1.二十四节气民宿院子博物馆:定位全球首个沉浸式节气文化主题园区,设计24座唐宋风格院落,融合五行元素,策划节气主题展演,一期8个院子预计2026年开放,二期2028年完工。

2.农耕文化研学劳动实习基地:与新华集团合作建设河南省劳动教育实习基地,开发10余项研学课程,涵盖国防教育、传统武术、无人机实操等多方面。

3.河南省吉康养福地:建设20公里森林康养步道、12个生肖主题麦饭石温泉汤池、48个林间帐篷民宿,配套多种休闲设施,还打造杏林养生谷中医健康休闲理疗馆等。

4.常香玉梨园剧社:与常香玉基金会合作,改造现有梨园大舞台设施,承办戏曲文化研讨活动,传承弘扬传统戏曲文化。在2025年的赏花季活动中,豫剧经典《亲家母拉家常》等节目让中原乡音回荡山谷,深受游客喜爱。

5.麦饭石健康饮水建设项目:在完成征地、水井建设基础上,完善手续,争取2026年投入生产。

(三)创新农文旅融合模式,激活产业新动能

 

1.非遗+生态打造文化盛宴。在2025年4月的赏花季活动中,农场巧妙地将千亩梨园与非遗展演相结合,国家级非遗河洛大鼓《嵩山颂》以铿锵鼓点诉说千年文脉,快板书《夜袭飞机场》以明快节奏重现红色记忆。传统与现代创意碰撞:旗袍秀《踏鼓》演绎东方雅韵,武术表演彰显武魂传承,街舞《霹雳娇娃》跃动青春活力。这种非遗文化与自然生态的完美结合,为游客提供了多维度的体验。

2.创新认养经济”,激活产业新动能。悠然生态农场推出的梨树认领计划,市民可通过认养梨树参与生态建设,体验春华秋实的农耕乐趣。该模式已带动周边50余户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创新了农户与市场的利益联结机制。

3.打造重要节点,促进区域协同发展按照全市产业发展总体布局,石道、君召、颍阳三乡镇全景式展现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与特色文旅。悠然生态农场积极融入发展大局,依托郑州市义务植树基地优良环境建设乡村特色农副产品展厅,打造乡村市集石道蜜梨、术村酱菜、武记牛肉等特色农产品吸推向大市场,实现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无缝对接。

(四)打造文化传承与创新卖点

1.依托二十四节气传承地重要文化资源,打造IP全产业链场景化体验开拓新市场,包括节气民宿、民俗节庆、文创产品借助科技赋能,开发AR/VR虚拟农耕场景与线上节气文化商城。

2.以《将进酒》为线索开展诗仙文化活动设计诗仙田园沉浸剧、金樽石诗会,打造诗仙梦苑光影秀,联动嵩山禅武医文化。

3.针对耕读传家理念落地融合多学派理念推出耕读养生课与高校合作发布相关产业蓝皮书,举办国际康养论坛。

四、产业发展成效

1.经济收益显著预计未来年接待游客25万以上,综合收入可达9000万元,其中研学收入1000万以上、康养收入3000万以上、节气民宿收入5000万以上。

2.带动就业增收能安排就近村民就业150人,为当地村民提供稳定收入来源,助力提高生活水平。

3.树立产业标杆农场的山景民宿抖音好评4.8分,特色美食店被评为宝藏美食打卡地,其产业发展模式为革命老区产业振兴提供了重要范例也有效地推动了产业整体提升。

五、经验模式与启示

1.坚持三产融合,发展全季旅游将农业种植、农产品加工与文旅、康养产业深度融合,打破单一产业局限,延长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实现产业多元化发展。通过培育特色文旅项目,打造出春赏花、夏纳凉、秋摘果、冬观雪的全季旅游体系,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2.深挖文化内涵,打造特色IP充分挖掘二十四节气、诗仙文化、耕读文化等本地特色文化资源,将文化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打造独特的文化IP,增强产业竞争力与吸引力。通过非遗展演、戏曲文化传承等活动,有效保护传统文化,让其焕发新的生命力。

3.注重生态保护与利用,推动可持续发展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康养产业,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悠然生态农场推出的梨树认领模式是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有机结合的范

悠然生态农场立足本地资源禀赋,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注重文化传承保护,建立共建共享机制。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提供有益的探索经验。

责任编辑:李韵

扫码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