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nlqw.com

网站首页/老区精神/老区精神
老区精神

触摸汝州红色记忆 ——市老促会“红色薪火进校园”活动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5-10-09 17:31:23  浏览量:481



触摸汝州红色记忆

——市老促会“红色薪火进校园活动观后感


汝州市第一初级中学 张天一

 

在以前的日子里,“红色文化”对于我而言,是教科书上的考点,是电影中遥远的冲锋号角,是宣传栏上一行行无温的文字。我和它之间似乎就隔着一层玻璃,但这次“红色薪火进校园”让我对脚下这片生长了十二年的地方与我血脉相连的地方—汝州有了共鸣。

这次活动,让我对以前从未正眼看过的文庙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因为在此之前,文庙于我而言,不过是汝州一座略显陈旧的古建筑,路过时从未想过要停下脚步仔细探寻。可是当讲解员讲到1948年那段岁月,历史便无比清晰——这里曾是中原军政大学的办学之地。提及中原军政大学,我们不得不回溯一下它厚重的历史渊源前身是1945年在山西长治成立的晋冀鲁豫军政大学,随着解放战争局势的推进,1948年,学校迁至河南汝州,更名为中原军政大学,由刘伯承将军担任校长。当时的汝州,饱受战火侵袭,基础设施残破不堪。就是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中原军政大学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以文庙为依托,开启了特殊时期的办学之路。

从讲解员老师口中,我得知了刘伯承将军麾下的青年学员们,没有明亮的教室,没有坚硬的书桌,也没有优质的圆珠笔而是在古老的廊柱下,以膝盖为桌,如饥似渴地学习军事政治,远处是隐约的炮火声,近处是朗朗的读书声,他们让“学习”二字承载了千钧重量。我们今天所拥有这平静的书桌,正是那一代青年用生命争取和捍卫的梦想。

而当英的故事被娓娓道来,我们都陷入了沉默。1948年马英16岁——这个年纪和我们现在相仿她是临汝县纸坊乡的女儿,却有着钢铁般的意志。

面对敌人的酷刑和死亡威胁,她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守护了组织的秘密。我们总抱怨学业压力,总为青春的烦恼发愁,可这些烦恼与压力,在马英的经历面前又算得了什么呢?她的故事,让 “牺牲” 有了温度。红色江山的底色,正是由无数个如马英这般,无论有名还是无名的青春热血染就的。

这次活动,让我不再是历史的旁观者,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或无需经历战火,但前进的道路仍充满挑战。我们要传承的,不仅是军政大学学员那“知识报国”的志向,英那样坚守初心的忠诚。

这次活动,它像一座桥,连接了历史厚重与青春飞扬。它让我懂得,我们不仅是历史的阅读者,更是未来的创造者。中华大地的红色基因,必将在我们手中,焕发出新的、更加灿烂的光彩。

(责任编辑:张羽洁)

扫码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