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训明烈士传略
唐河县老促会 郑淼

蔡训明烈士塑像
蔡训明是河南省早期的党员之一,是一位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他1924年入党,曾任京汉铁路信阳段工会秘书,中共郑州市委委员、市总工会主席、中共豫南特委驻确办事处主任、豫南特委委员、书记,豫南革命委员会主席,豫南工农革命军政治部主任等职。他对发展豫南革命力量,开展武装斗争,建立豫南革命根据地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
蔡训明,又名训民,字文轩。1905年出生于唐河县源潭镇一个小商人家庭,8岁入本镇高等小学读书。1924年春,考入信阳省立第三师范学校。他目睹当时反动统治腐败,军阀割据,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中国的惨状,遂确立改变中国落后面貌之志,是年冬,经秦君侠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他走上了革命道路。
1925年1月,寒假期间,蔡训明被学校党组织派回源潭镇,带回《中国青年》、《向导》、《资本论入门》等革命书刊,经常邀集源潭高小学生曹家政等进行学习。通过学习,提高政治觉悟,在此基础上,经蔡训明介绍,曹家政、李正中、顾式荣、张文明、王化吾、王化沛等6人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改为共青团),并建立了唐河县第一个团小组,蔡训明任组长。

建于清雍正九年(1731年)的源潭山陕会馆,是当时团小组的秘密活动场所
不久,蔡训明回信师继续上学。团小组长由曹家政接任。但他仍经常给源潭小学团小组来信指导工作,邮寄革命书刊。团小组组织了校友会、读书会、业余剧团和远足旅行等活动,以联络更多的进步学生。
1925年,上海发生了“五卅惨案”。6月13日,信阳市召开工农商学各界数万人参加的声援上海工人罢工斗争大会,进行游行示威,并组织了远征队外出宣传,创办了革命刊物《血拼》。后来由信阳学生联合会倡导,组织了“沪案后援会”(亦称“救国会”),进行反帝爱国斗争。在这场运动中,蔡训明非常活跃,发表演说,发动募捐,书写大量传单、文告,以快邮代电发向上海和全国各地。他以“救国会”名义派信师学生陈子会(唐河郝楼人)回唐河县宣传“五卅”反帝爱国斗争。还给源潭小学团小组写信,要他们迅速发动各界群众,组织“救国会”游行示威,进行募捐活动,以实际行动支援上海等地工人的罢工斗争,开展反帝爱国运动。
信阳反动当局和驻信阳的直系军阀,把信阳师生的革命行动视为洪水猛兽,唯恐革命势态继续发展。他们为了屈膝于列强,便勾结信师校长何谓函百般阻挠学生运动,蔡训明等又掀起了驱逐反动校长何谓函的斗争。何在省反动当局的支持下,以信师师生“不守校规,扰乱社会秩序”为名,下令一次开除蔡训明等23名学生,连蔡训明函邀参加信师暑期补习班的曹家政等唐河籍学生,也不予招收。
国民党信阳党部负责人、共产党员张景曾,对失学青年非常关心,将蔡训明安排到信阳党部任干事,以加强党部中共产党的力量。又通过中共信阳党组织的统战工作,由信阳道尹刘莪青(唐河人)出面,利用“五卅”运动中“信阳沪案后援会”发动各界群众募捐之款,创办了一所豫南中学,吸收共产党员任教,使这所学校成为培养革命青年的摇篮。蔡训明遂将曹家政等唐河籍学生安排到豫南中学学习。经过党的培养教育,不少人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他还先后到市郊杨家庙、吕家寺等小学,以教书为掩护(化名刘勋民),发展党的组织,成立儿童团、农协会、妇女会等,进行革命活动。
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信阳地区“五卅”运动的革命浪潮,更加波澜壮阔。9、10月间,“信阳沪案后援会”又多次组织群众游行示威。蔡训明等率领游行队伍和行动队,在信阳县城的富商店内,搜出了一千多箱“洋蜡”,全部运到信阳车站东的山上,纵火烧毁,此举对豫南影响很大。
二
正当“五卅”反帝爱国运动广泛深入发展的关键时刻,封建军阀向帝国主义屈膝投降的丑恶面目暴露无遗,英舰炮轰万县。消息传来,信阳地区组织起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走狗——直系军阀吴佩孚,使当时驻防信阳的直系军阀靳云鄂惊恐万状,蔡训明积极参加并指挥了这场斗争。在张景曾、蔡训明等的倡导下,国民党信阳党部于“双十”节隆重召开了工农商学各界大会,并游行示威,高呼“打倒列强”!“打倒汉奸卖国贼吴佩孚”等口号,把反帝反军阀的爱国运动又向前推进一步。
12月10日,为声援北京人民行动委员会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军阀统治,建立真正的国民政府,以继承孙中山遗志,由共产党提出召开国民会议,信阳党部张景增、蔡训明等,立即发动工会、农协会、学生联合会等群众团体,积极响应,召开了敦促召开国民会议大会。会后各团体列队游行,由蔡训明负责指挥。当游行队伍行到女师门口时,游行人员因女师未派学生参加会议,而蜂拥冲入该校院内,质问其校长胡明泉为何不让学生参加会议,引起争执。后女师校长胡明泉将此事告知驻军蒋士杰部,蒋则派人把参与指挥游行的工会秘书刘少猷抓去扣押。蔡训明等开会决定,迅速发表文告,向外地求援,并向驻军提出抗议。后全国各地来电来函声援。在广大群众的压力下,国民二军岳维竣担心事态扩大,埋怨蒋士杰做事蛮干,遂请信阳道尹刘莪青从中斡旋,终于迫使驻军将刘少猷放回,并赔礼道歉,为了扩大影响,蔡训明等带领学生,敲锣打鼓将刘少猷接回,斗争取得了完全胜利。
12月上旬,蔡训明在张景增的指示下,组织豫南中学的党员和进步青年学生,利用寒假,在信阳城乡办起了多所平民学校,使更多的工农大众受到革命思想教育。
1926年1月26日,“反吴战争”爆发,遵照上级党组织关于支持国民二军岳维峻,反对直系军阀吴佩孚的指示,蔡训明将部分党员及积极分子编成宣传组,沿平汉路到各地城镇,深入工厂、农村进行宣传。反吴战争打响后,信阳党组织发动群众积极支持国民二军,曾一度扭转败局。但由于国民二军岳维峻对工农革命运动采取消极政策,失去民心,致使国民军节节败退,守城抗拒49天,终归失败。
反吴战争后,蔡训明随信阳党的主要负责人张景增、刘少猷等,撤向柳林,后转当谷山一带,协助信阳县委在信南开展党的工作。
1926年3月,蔡训明协助张景增,遵照中共豫陕区委的指示,在信阳地区选派党员积极分子郭绍义、曹家政、李正中、张耀华等赴广州参加毛泽东主办的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此时,因刘少猷离开豫南,由蔡训明接任京汉铁路信阳段工会秘书,领导工人运动。
10月10日,北伐军攻克武昌,长驱北上。蔡训明等组织发动铁路工人,积极支持北伐战争,抢修铁路,组织工人纠察队,配合北伐军和信阳县委组织的地方游击队,同当地反动枪会进行斗争。工人纠察队自东双河一直打到李家寨,迎接以贺龙为首的北伐军先头部队,自武胜关开赴信阳。
1927年,“四•一二”、“七•一五”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叛变革命后,为加强党对城市工作的领导,中共河南省委调蔡训明到郑州,组建了郑州市委,蔡训明任宣传委员。
9月,蔡训明调任郑州市总工会主席。24日,在省委工委的直接领导下,郑州市总工会在普乐园举行成立大会,与会万余工人高呼:“继承二七精神!”“铲除工贼资本家!”等口号。会后,进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冯玉祥为镇压工人运动,密令军法官带领手枪队赶赴郑州,阴谋以邀请总工会委员到冯办的工人事业管理处开会之机,加以逮捕。该处处长浦化人(共产党员)得知后,立即通知各委员秘密转移,蔡训明转至市郊隐蔽,工人群众以为总工会委员遭逮捕,集合五千余人游行示威,并捣毁了工人事业管理处。事后,冯军逮捕工人三十余人,并派五百余名侦探监视工人行动,收买工贼,改组工会。蔡训明又回到豫南从事党的地下工作。
三
1927年9月下旬,中共豫南特委建立,蔡训明任特委委员,特委根据省委贯彻中央“八七”会议精神作出的《农民运动决议案》和省委关于“以确山为中心,组织以前加入农民自卫军之农民为农军,在乡村暴动”的指示,决定设立中共驻确办事处,蔡训明任主任。豫南特委又将从广州农讲所受训结业分配作农运特派员的曹家政等,派赴确山协助农运工作,曹家政任驻确办事处秘书。9月底,在豫南特委指导下,由蔡训明主持,在确山县东双板桥村,召开驻确办事处和确山特支扩大会议,贯彻了省委指示,结合确山的具体情况,制定了确山武装暴动工作计划,并进行了具体分工。首先在乡村串联,发动贫苦农民组织“光蛋会”,从中挑选三十余名革命性较强的青壮年,组织一支武装队伍,仅有长短枪各一支,其余为土枪和大刀长矛,以此暴动,设法搞枪支。时确山县东三十余里的张店,驻一民团,团总张立山是一位进步人士,蔡训明等负责同志,几次与张联系,张愿待机将全部枪支交与农军,但民团副团长是个反动家伙。10月上旬一天,张立山让该副团长去县城开会,并通知了蔡训明。当晚蔡训明率农军二十余人去张店镇。这时,团丁已休息,蔡将农军布防于团部外,亲率曹家政等3人首先越墙进入民团部,直入北屋上房。团总张立山正躺在床上吸大烟,张见蔡训明等人入屋内,笑笑点点头,随唤来勤务兵说:“天变冷了,我在南庄买一批高梁杆,你把弟兄们(指团丁)喊起来,都去把它背回来准备过冬。”团丁们奉命去南庄背高梁杆,团部院中无别人了,张立山问蔡训明来多少人,蔡答二十多人。张说,让他们去东屋把枪背回去吧!并让蔡等将自己(张立山)佯装捆绑在床上。这样未动一刀一枪,获取了张店民团长短枪二十余支,子弹千余发。待团丁们背高梁杆返回,一看枪没有了,张团总又被捆在床上,个个目瞪口呆,吓的腿哆嗦。此时,蔡训明等人持枪出现在团丁们面前,蔡训明当即对团丁们讲话说:“愿干农军的我们欢迎,不愿干的,每人发大洋5元回家。”当场有7名团丁报名参加农军,其余领了钱收拾行李回家了。该民团副总从县城开会回来,被蔡训民安排农军在途中处决了。团总张立山从此也参加了农军。农军暂时以张店为基地,进行整训,接着又有十余名散兵游勇参加了农军,连股匪王老四也率十余名匪徒加入了农军,确山农军很快发展到近百人,拥有长短枪五十余支。这支农军按照省委指示,在乡村中发动猛烈地铲除豪绅的斗争。
10月17日晚,蔡训明等率领的农军,根据群众要求,将县北最大的豪绅范天培抓获,就地处决,并张贴了宣传标语,对群众鼓舞很大。大豪绅楚天固,于大革命时逃窜外地,形势逆转后又潜回县城,因其父死,乃秘密回到家中办丧,被当地群众发觉,由李鸣歧率三十余名农军前去袭击,但因鸣枪过早,未能抓获楚天固。这两次行动,沉重打击了反动势力的嚣张气焰,对县北一带农民鼓舞很大,不少曾作恶的豪绅惶惶不可终日,有的还纷纷外逃。
10月下旬,蔡训明主持召开驻确办事处和确山特支会议,作出举行刘店秋收起义的决策,拟定了起义方案,并通知附近农民“光蛋会”会员参加,以铲除刘店镇反动劣绅民团长李广化开始,发动秋收起义,把确山东部较大的土豪劣绅逐个消灭,造成汝确边红色割据,并召开预备会,决定组织五十余人枪的武装中队作为起义的骨干力量。
11月1日晨,起义军和附近各村农民,秘密来到刘店,首先杀掉东西寨门的岗哨,一枪未发进入寨内,迅速包围了李广化的民团部,经过两小时的激烈战斗,各村农民从四面八方涌来,敌人恐慌万状,起义军向敌团丁喊话;“缴枪不打人,我们都是穷苦人,不要替李广化卖命当狗腿子。”敌团丁看大势已去,纷纷缴枪。起义取得了胜利。但因李广化于前日去县城,当返回刘店时半路听到枪声,又折转回县城,故未被抓获。
刘店起义第3天,豫南特委书记王克新等3位同志来刘店领导武装斗争。11月3日,在刘店文昌宫召开确山县第二次人民代表大会,建立了确山县革命委员会和确山农军。当日下午,在王克新、蔡训明的直接领导下,即时建立了中共确山县委。在豫南特委和确山县委的领导下,在刘店镇召开为期四天半的秘密重要会议,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分析研究了起义后的斗争形势和任务。
确山革命军(农军)建立后,按照上级指示,积极开展镇压反革命和抗粮斗争。在蔡训明等负责同志的具体领导下,于11月上旬,先后将曾在县城充当民团教练的李锡庄枪决,又捉获前警察所长张化鹏罚大洋百元、粮食三十石,在刘店召开千余人的放粮大会。农军迅速扩大到一百五十多人,使城内反动势力大为惊慌,县反动政府催粮派款的人,再不敢去城东一带征粮要款。反动县长高子元亲笔下谕,要农军“赶快解散,各安生产,不然严查拿办”等。针对反动县府的威胁和惊吓,农军义愤填膺,当即以革命委员会的名义回谕:伪县长来件已悉,所言尽属反革命言论,对于革命没有丝毫认识,竟敢胡言乱道,请快快滚蛋,连夜逃窜,不然定把你草包戳烂。”
11月12日,确山县反动县长高子元,勾结军阀张德枢部,调派一个连配合民团四百余人,分三路向刘店袭来,报复农军。王克新、蔡训明、李鸣歧、马尚德指挥农军,选择有利地形,痛击敌人,击毙敌五人,伤十余人,农军无一伤亡。在击毙、击伤敌军多人后,农军为保存革命力量,迅速撤出战斗,星夜转移南下张板桥,开辟确、正、信边游击根据地。
农军到达张板桥一带活动,首先攻打确山县第一号大土豪张天真庄园,缴获枪4支,开仓放粮十余日,群众欢天喜地迎接农军,群众的革命热情高涨,方圆数十里的青壮年纷纷前来参加农军,使队伍很快扩大到二、三百人,遂建立了豫南工农革命军司令部,蔡训明任政治部主任。
确山县工农革命军建立后,蔡训明等负责同志着手抓部队整训,加强纪律教育,加强党对农军的领导,使农军的战斗力,纪律性迅速提高。11月中旬至12月初,在确山县东部和南部,先后除掉民团长李文相、击溃了港东民团戴文甫部并将其击伤。之后,又在申河镇将确山县税务局长高国典、汤凹劣绅王尊荣击毙。农军奇袭周庄,将县东地区民团兼“剿共”司令周宪斌兄弟处决。一系列重大的革命行动,横扫了汝、正、确、信边的反动势力,严重地动摇了国民党反动政府在豫南的统治基础。极大地震惊了国民党河南省政府,连电令确山县驻军和县长高子元:“限三日清剿农军。”同时,河南省“剿匪”总司令亦“电令确山县长高子元督率民团协同驻军张旅部李团长及西七保团队协力痛剿之。”
12月2日,正当豫南特委书记王克新、委员蔡训明具体指导,在王楼村召开确山县委扩大会议时,敌军张德枢部和县长高子元派军队和民团千余武装,向王楼扑来,王克新、蔡训明等负责同志,得知敌人“围剿”的消息,立即终止会议,迅速疏散转移。并指挥农军,利用有利地形,巧布伏兵,当敌军进入王楼村头,农军突然向敌人猛烈出击,打死敌四十多人,击伤数十人,狠狠打击了“围剿”的敌军,创下了农军以少胜多、伏击歼敌的光辉战例。
敌军遭重创后,稍事整顿,又向农军疯狂进攻。负责警戒的曹家政、高杰民见敌军又潮水般向王楼袭来,急忙鸣枪射击报警,王克新、蔡训明等负责同志,立即率农军正面阻击敌人。在激战中,农军总队长马尚德、特务队长张家铎不幸中弹负伤,蔡训明速将二人抢救转移。此时,特委书记王克新也被敌弹射中胸部倒地,农军党代表李鸣歧将王克新救起,边打边撤,并下令农军全线撤退。在农军转移途中,王克新伤势恶化,蔡训明等立即派人将王克新护送驻马店治疗。王克新离队时,同农军主要领导人交待,由蔡训明代理豫南特委书记之职。王克新终因失血过多,于1927年12月8日在驻马店北关医院不幸牺牲。
确山农军王楼之战失利撤出战斗后,在蔡训明、李鸣歧的率领下,连夜转移到县西北东山一带活动,并认真总结了王楼失利的沉痛教训,开展了部队整训。而后,又袭击了韩庄寨,对部队进行了补充。在乐山一带活动一段后,农军又重返县东留庄一带开展打土豪斗争。处决了罪大恶极冒充农军抢掠民财的豫南民团军旅长王英杰,县东群众闻知农军处决了王英杰,无不拍手称快。
12月上旬,蔡训明率领农军由南顺山店北上,抓获了刘庄西东八保豪绅王士瑞,并将其处决。接着又向东北出击,捉获土豪许化杰,罚大洋三百,并在大申庄公审许化杰,在群众的要求下将其处决。农军的一系列行动,深重打击了土豪劣绅,震摄了反动政府,农军的威力威震确山大地。
四
1927年12月中旬,以党员王伯鲁等同志为领导的信阳四望山农军被敌人围攻,王伯鲁同志来信求援。蔡训明同确山县委负责人李鸣歧研究除留部分党员骨干在确山坚持斗争外,其余人员奔赴四望山支援。蔡训明、李鸣歧亲自率领,部队夜经明港越过平汉铁路,至信阳县境杨家庙、翌日南行至睡仙桥、杨柳河等地。沿途袭击了古城民团,缴获长短枪十余支。又与前来阻击的游河民团进行了激战,打死打伤民团团丁三十余人,缴获枪二十多支,子弹千余发。沿途战斗的胜利,使农军士气大振。当确山农军进入龙门张店一带,四望山农军指挥部派人前来迎接,翌日即开赴冯家庄,与信阳农军胜利会师,建立了四望山革命根据地。
两军会师后,以冯家庄为前防,四望山为后防,在豫南特委书记蔡训明的统一领导下,两地农军合二为一,进行了短期的政治学习和军训操练,战士们的思想水平和军事技术普遍提高。为了纯洁农军队伍,将匪性十足,恶性不改的土匪杆子王老四处决。并宣布王老四抢劫民财、奸污妇女,收编后思想顽固通敌谋叛等罪行,以此教育收编后的其他人。在整党整军中,清除了内部十余名不纯分子,大大提高了农军的素质,增强了战斗力。
为巩固四望山革命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剿”阴谋,在特委书记蔡训明的领导下,农军四面出击,先后攻打了彭家湾,在黄龙寺将敌民团一个连(约七十余人)全部歼灭,捣毁信阳县民团一个营部,缴长短枪十余支。随后,又先后擒获卢家畈、董家岗等地四个大劣绅,缴获枪二十多支,农军势力大增。
游河民团是四望山附近一个较大势力的反动民团,有人枪五十余,团总吴某仗人多枪多欺压百姓,无恶不作,反动透顶。蔡训明等研究决定,铲除这个民团,消除后患。由蔡训明率领农军主力,于一天晚上出击,天将拂晓即将该民团包围于驻地一个大庙内,经激战未克,但农军紧紧将民团围困于庙内,不敢出庙门一步。围之午夜,团丁高举火把打开庙门,将反动团总捆绑交给农军,民团团丁举枪投降。农军收缴了民团全部枪支。翌日,农军在游河街召开群众大会,宣传共产党和农军的政策,宣布反动民团总的罪状,当场处决了反动团总吴某,群众欢呼跳跃,拍手称快。随之在游河街成立了农民协会和赤卫队。
在铲除游河反动民团后,农军又一鼓作气,攻取了古城民团部、冯家庄民团及附近的地主武装,缴获长短枪数十支及大量的银元等物资,使农军的武器及生活大大改善。
1927年12月29日夜,在蔡训明的亲自指挥下,四望山农军,在信阳县委的密切配合下,组织攻打信阳北关袁家大楼民团军司令部的战斗,毙伤敌多名,生俘敌民团军卫队团长朱立亭,缴获民团长短枪17支。民团司令田震南漏网,后民团军派员携带手枪6支,大洋三百元要求赎人,请求放回卫队团长朱立亭,被农军严辞拒绝,并立即处决了朱立亭。
农军经过月余的英勇战斗,四望山武装割据区域迅速扩展,信阳外围百余里,全是农民革命军的天下,各地农民协会、赤卫队相继建立起来,农民的革命斗争情绪空前高涨,农军主力队伍迅速扩大到三百余人,开创了以四望山为中心的河南省第一块红色革命根据地。
1928年1月15日,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周以栗根据中央指示,在冯家庄召开了汝(南)、信(阳)、确(山)等县党的活动分子会议,总结革命斗争经验,布置工作任务,决定建立临时革命政府——豫南革命委员会,由蔡训明任主席。同时将信阳、确山农军改编为豫南工农革命军,蔡训明兼任政治部主任。会议还明确提出了建立苏维埃和分配土地,实行土地革命的中心任务。冯家庄会议的召开,大大加强了工农革命武装的统一领导和群众武装及革命政权的建设。自此,在以蔡训明为首的豫南特委和豫南革命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豫南工农革命军受到各地农协会和农民赤卫队的大力支持,南北转战,东闯西进,势如破竹,又先后打下了南王岗、杨柳河、骆驼店、屈山店、东洋河等地主堡寨,铲除地霸豪绅数十人,使豫南地区的武装斗争进一步发展,以四望山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很快扩大到信阳县的大部地区,至西到桐柏山区及鄂北边区,其影响更远至淮南五县地区,形成方圆数百里,人口近百万的红色游击区,从而揭开了河南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
1928年2月3日,敌第二集团军司令兼河南省主席冯玉祥,派民团军司令赵守钰,偕作战参谋徐光槎等来到信阳,令民团军师长熊会圂率反动武装千余人,在敌军方振武部配合下,分三路向四望山革命根据地“围剿“。蔡训明等工农革命军指挥员率领农军沉着应战,避敌锋芒,集中兵力,先打一路。对敌军一个连实行两翼包围,击毙伤敌连长以下数十人。歼敌一路后,农军又迂回到敌后,又对一股敌军发动袭击,此战又歼敌数十人。敌军遭两次失利后,又加强了对农军的“围剿”。敌“围剿”司令赵守钰亲自上阵,率领千余民团和地主武装,对农军铁壁合围,农军四处与敌周旋,寻机歼敌。但终因农军力量弱小,武器弹药不济,逃不出强大敌人的追击,更谈不上与敌打阵地战。
在此关键时刻,豫南特委书记蔡训明立即组织农军指挥员和信阳县委主要负责人开会,研究对策。他提出目前敌强我弱,敌大军“围剿”,我军应马上寻机突围,部队应化整为零,分散多路突围,不然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应尽快行动,跳出敌人的包围圈。但蔡训明的意见,未被大家接受。有人主张与敌硬拼,打阵地战;有人提出不能分兵,集中兵力与敌较量,到外线作战是逃跑主义。大家意见不一,争论不休。此时,敌军已完成了对四望山农军的全面包围。2月15日,敌军在炮火的支援下,对农军四面出击,疯狂扑杀。农军虽经顽强抵抗,英勇拼杀,但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农军被击散,几乎全军覆没,豫南游击战争惨遭失败。
五
四望山革命斗争失败后,蔡训明突围出来,秘密潜入开封,欲与省委联系,当时省委和联络机关也遭敌人破坏,蔡训明尚不了解情况,进入机关驻地,当即被敌警暗探抓住,蔡训明机智地瞒哄敌人,说你们抓错了人,遂即掏出三块大洋,塞入敌手,敌探得到好处,才被放行。蔡训明火速离开开封,转赴许昌,才与省委接上了关系。蔡训明向省委详细汇报了四望山革命斗争失败的情况和教训。省委针对豫南特委及四望山革命斗争失败及惨遭破坏的严重情况,决定重建豫南特委,并指示蔡训明再次回到确山一带,恢复党的组织工作。这时,李鸣歧和伤愈后的马尚德,张家铎也都相继回到确山一带。他们分别在驻马店、确山、水屯、王楼,薛岗等地开展活动,联络从四望山突围出来的同志,秘密筹集枪支,又拉起小型游击队开展武装斗争。
1928年初,河南省第三次党代会召开,会后,省委派宣传部长任作民于2月中旬赴确山,重建豫南特委,蔡训明任特委常委。不久,根据汝确边农民运动的发展形势,特委与确山县委共同拟定了汝确边第二次暴动计划,发动群众,重新组建起四五十人的暴动队伍,革命烈火又在汝确边燃烧起来。
3月的一天,蔡训明根据特委的决定,率邱耕南等6位同志,乘夜去康店西王岗袭击一豪绅,以解决活动经费的困难。蔡训明等人进庄后,因犬吠惊动了庄丁。他们快速行动抵近豪绅院落,不料此豪绅早有警觉,当蔡训明冲到豪绅堂屋门前欲撞门进屋时,豪绅猛然拉开房门,一把长矛刺出,正中蔡训明左胸,与此同时蔡训明手中的枪也响了,豪绅也应声倒地。同志们急忙抢救起蔡训明,拔出长矛,但长矛已经穿透了他的左胸,蔡训明因失血过多,壮烈牺牲,年仅23岁。同志们怀着悲痛的心情,将蔡训明的遗体抬至村外,匆匆掩埋。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党的“六大”在苏联莫斯科近郊召开。会议期间,遵照周恩来同志的提议和代表大会的决定,由河南党的代表团书记李鸣歧为在豫南地区英勇牺牲的王克新、蔡训明等7位烈士写了小传,上报中共中央,以志永念!
(责任编辑:张羽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