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瞩托 担当作为 奋力推动革命老区新发展
浙江省龙泉市老促会
革命老区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牵挂。在浙江工作期间,他曾六赴丽水、三到龙泉革命老区调研,十分关心老区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基层党建等工作,他强调:“只有老区人民富裕了,才谈得上浙江人民的共同富裕。”
龙泉作为浙江省32个重点革命老区县和浙西南革命中心区域之一,全市有14个革命老区乡镇(街道),占全市乡(镇街)道总数的73.6%;169个革命老区村,占全市行政村的78.9%,红色资源丰富密集。龙泉市老促会自成立以来,在龙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牢记嘱托、担当作为,深入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紧紧围绕“宣传、调研、动员、协调、评估”工作职责,真心实意为老区人民服务,有效助力老区振兴、促进共同富裕。
龙泉市老促会工作得到了省、市老促会和龙泉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肯定。连续四任市委书记,以及市政府分管领导对老促会工作作出批示;2020年和2022年两次在省老促会理事大会上作典型发言;近年来,5人次被全国老促会评为先进个人,14人次被省委组织部和省老促会授予先进个人称号;龙泉市老促会先后被评为浙江省革命老区创新创业先进集体、浙江省革命老区建设先进集体、浙江省革命老区建设促进工作先进单位。
一、当好宣传员——发挥政治优势,宣传龙泉变化
习近平总书记说,“要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传。”龙泉老促会齐心协力,坚持把传承红色基因、宣传革命老区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多渠道、多层次、多举措宣传革命老区,形成了全社会了解老区、关心老区、支持老区的浓厚氛围。
1.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在清明节、党的生日、烈士纪念日、国庆节等重要节日,广泛开展党史宣传教育进机关、进企业、进军营、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活动,提升党员干部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思想政治素质,让红色基因深入人心。近年来,共组织宣讲活动2500多场次,受众26万多人次。充分发挥红色教育基地作用,协调推动研学游、银龄游、主题党日游深入开展,并吸引了上万名来自上海、福建、杭州等外地党员和游客前来瞻仰参观,有力地支持了革命老区村旅游事业的发展。
2.丰富完善红色文脉体系。近年来,龙泉市老促会通过广泛收集、挖掘整理、研究阐释等方式,先后编写了《住龙壮歌》《红色宝溪》《红色丰碑》《龙泉老促会十年纪实》《龙泉市革命老区发展史》等红色书籍,在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红色资源库内容体系的同时,成为当地党史学习教育的专用教材。去年,老促会换届后,新一届老促会班子积极用好新媒体手段,连续编发了40多篇老区乡镇发展纪实性文章、制作了100多期《不凡的红色老区》短视频,在全国、省、丽水市老促会网和抖音号、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推送,图文并茂讲好“龙泉老区故事”“老促会故事”,取得明显的宣传效果。
3.用好用活宣传平台。近年来,龙泉市老促会组织撰写的十多篇文章,入选《浙江革命老区新貌》《浙江省革命老区红色故事集》等文集,《龙泉:山水古城被开发》入编中国老区建设画报社编纂的《共和国从这里走来》丛书,龙泉青瓷、宝剑、灵芝、黑木耳等土特产的精美图文入编中国老促会编纂的《中国老区珍奇名优土特产》画册,《碧龙春》和《住龙游》获中国革命老区文化建设优秀作品奖。2023年,《牵手浙大,牵动龙泉老区精彩蝶变》在《中国革命老区建设》杂志上发表,这也是龙泉内容第一次在该杂志上展示发表,有效地宣传了龙泉工作和红色文化,大大提升了龙泉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当好调研员——发挥经验优势,当好参谋助手
调查研究、建言献策是老促会的重要职能和基本工作。近年来,龙泉市老促会根据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撰写调研报告70多篇,报送各级老促会、龙泉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为各级决策提供参考,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好评。这当中,反映的许多问题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关心,不少建议被采纳,成为推动老区发展的举措。如2016年,根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大脱贫攻坚力度 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文件要求,龙泉市老促会开展了对老区农村饮用水和集体经济薄弱村消除情况的专项监测评估和调研报告,提出的意见建议被采纳吸收,推动了两项工作的高效实施。积极助力龙泉市申报革命老区乡村振兴试点,深入开展红色乡村调研和红色文化挖掘整理,目前龙泉已创成中国传统村落50个,成功入选2024年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
三、当好保修员——发挥人脉优势,修复革命遗址
革命遗址的保护、修复和利用是老促会的重要工作。龙泉地大面广,通过党史部门普查出的革命遗址有135处,且大多分布在山高路远的偏僻山村,用于革命遗址保护、修复和利用的资金需求量大。龙泉市老促会一方面做好全市红色资源的调查、红色资料的挖掘抢救、提出革命遗址(遗迹)保护修复意见计划等基础工作,争取到市财政每年统筹安排资金给老促会用于革命遗址保护利用的扶持补助,仅2022年以来,就争取到各级专项资金1亿多元,有力推动城乡红色教育基地建设和老区乡村振兴事业;另一方面,发挥人脉优势,充分发动各理事单位和企业家慷慨解囊、捐资捐物,助力红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近年来,龙泉老促会与党史部门、老区乡村紧密协作,已修复革命遗址、纪念地90多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2处、龙泉市级8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处、丽水市级6处、县级4处,省级党史学习教育基地4处、丽水市级4处,季步高遗墨、住溪苏维埃政府旧址入选浙西南革命遗址“金名片”。
四、当好服务员——发挥威望优势,兴办好事实事
近年来,龙泉市老促会充分发挥威望优势,以全省红色乡村振兴计划为抓手,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尽力为人民群众多办好事、办实事,为领导分忧、为群众解难,为推进发展出力。积极开展为老区送春联、送戏、送医下乡等活动,累计为老区乡村赠送春联8000多副,送戏下乡70多场,送医下乡10000多人次,惠及4万多老区人民。积极做好三老人员、失散老红军和革命烈士遗属的慰问工作,累计开展各类慰问活动170多次,让他们充分感受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持续支持住龙镇红星村、城北乡东书村、宝溪乡高山村等革命老区村发展高山蔬菜和特色水果基地,以点带面推进老区经济发展,带动老区人民人均增收3万多元。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龙泉市老促会工作与先进地区比还有差距,老区工作任重道远。因地理交通局限、人口向外集聚和人才、资金制约,还会面临新情况。今后须更加牢记瞩托,担当作为,为龙泉革命老区全面振兴、走向现代化和共同富裕做出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