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促干,奋楫笃行推动机构建设
广东省湛江市老区建设促进会
湛江市老区建设促进会自1989年随广东省老促会一道成立以来,一直恪守职能,致力于关心老区、服务老区、宣传老区、建设老区,力求事事抓在点上,件件落地有声,在工作中遵循“一个加快”和“两个更好”的总体方针和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省老促会的指导下,不忘使命,敢想敢当,主动作为,争先创优,为推动革命老区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力量,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评价和认可,并赢得了老区人民的广泛赞誉。曾连续六年荣获“全国老区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称号,特别是在2022-2023年度,更是荣获广东省宣传工作一等奖。
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时代发展和老区需求的变化,要从根本上加强机构建设以保障工作开展。而机构建设并非简单堆砌框架,其核心是人。选人育人,决定着机构建设的质量,一支政治过硬、能力过硬的队伍,是有效推进机构建设的主引擎。为避免机构建设流于形式,湛江市老促会着力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是持续完善工作机制夯实机构建设基石;二是通过常态化教育培训提高老促会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一、健全工作机制是开展机构建设的有力支撑
(一)坚持制度先行。我们依据《章程》,健全学习、会议、调研、宣传等制度,先后制定出台了《学习培训制度》《会议考勤制度》《办公室工作管理制度》《老区宣传报道工作奖励办法》《财务制度》《挂钩联系制度》等数项规章制度,形成了“有规划、有要求、有记录、有考核”的制度体系。
(二)完善运行机制。加强与党委、政府职能部门和群团组织的沟通联系,努力在经费保障、机构健全上争取更大的支持。不断充实老促会工作队伍,选好配好有关工作人员,分配好工作任务,实行挂钩联系制度,明确工作职能,会长、副会长、理事到挂钩县(市、区)联系工作,一年至少2次,协助各个县(市、区)老区开展工作,指导和推动老区实现产业振兴、改善老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做好革命遗址保护和开发利用,不断推动老区振兴发展。近年来,正副会长下基层超过100多人次,与此同时,我们长期坚持推行会长办公会议制度,重大事项决策坚持由会长办公会议集体研究决定,通过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确保工作在执行中发挥出最大能效。在日常运作中,注重联合理事单位一起发力,积极协调建立起理事单位宣传制度,显著提升了老区宣传工作的组织协调能力。通过这一机制,确保了宣传工作得到各方支持,拥有丰富的内容资源和充足的人力资源。
二、强化教育培训是机构建设的有力抓手
我们深刻认识到,抓好教育培训,可以帮助老促会队伍统一思想,统一目标,统一步伐,进一步提升工作能力,增强凝聚力,达成两个目标:一是“会做”——即具备执行任务的能力,二是“做好”——确保任务执行的质量。为此,我们始终把教育培训作为机构建设的头等大事来抓。
(一)抓好思想教育,确保老区工作开展有力有序。老促会的工作,需要老促会队伍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此,我们十分重视各项思想教育活动。一是成立学习领导小组。先后系统组织了全市老促会开展中共党史学习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以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全会精神”等。进一步提高了大家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二是制定了“七个一”学习计划(即制定一套学习方案;编好一本党史故事;开设一个学习专栏;建立一支巡讲队伍;办好一件老区实事;讲好一场党史故事;举行一场党史微测)。建立“第一议题”制度,坚持联系实际、继承创新、务实管用,围绕贯彻二十大精神、乡村振兴和老区工作,鼓励各类专题学习会、座谈会、交流会和总结会“百花齐放”,真正做到重学习、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二)抓好理论培训,帮助老区工作走深走实。我们积极拓宽培训渠道、创新培训方式,着力构建老促会队伍教育培训长效机制。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培训相结合,多措并举提升老促会队伍的实干能力和创新思维。一是常态化开展内部培训,在本地多次组织全市性的培训,如邀请广东省《源流》《湛江日报》报刊总编辑、记者莅临我市讲课,采用专题辅导+实践体验的方式,帮助老促会队伍掌握宣传老区的方法和技巧,提升写作业务能力,仅在2024年,在中国老区网、广东老区网、《中国老区建设》《源流》杂志、湛江日报、湛江电视台、各县(市、区)电视栏目上提供和发表老区新闻和通讯报道文稿共154篇,展现了老区的崭新风貌与发展成就;定期邀请哲学、经济学领域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激活老区经济发展、老区全面振兴的实践经验;鼓励各种形式的交流活动,通过与各地老促会的互动学习,拓宽视野,借鉴先进经验,让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对新成员进行传帮带,确保知识和经验的传承,提升老促会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效能。二是重视外出培训的创新与成效。我们认真策划,在筹备阶段向市委市政府呈报了学习计划与详细的组织安排,随后发动县(市、区)老促会及成员单位45人,到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举办了为期五天的干部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在培训过程中,葛永明等六位专家学者分别就《农村产业与农业现代化的实施路径和选择》《二十大背景下乡村高质量发展路径》《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等课题进行了深入讲解。此外,学员们还实地考察了安吉余村、诸暨枫桥镇、余杭小古城村和径山村等地,并参观了嘉兴南湖红船教育基地,重温入党誓词。整个课程安排围绕规划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经营美丽乡村、提升美丽乡村,使学员们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有了全新的理解,更深层次体会红色历史资源、文化沉淀、特色农业、风景名胜以及生态优势等对乡村振兴具有重大促进作用,并全面了解发展红色旅游、休闲旅游、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事体验、运动健康等乡村产业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性。众多学员在学习后深感启发,认为此次学习使他们对老区建设、乡村振兴以及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有了新动力,激发了学员们撰写多篇报告及心得,并坚定了学习应用当地经验的决心,把加快乡村建设的巧思妙思带回湛江,助力“百千万工程”的深入实施。三是注重开展政策研究。反复深入学习《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国发〔2021〕3号)精神,以及学习《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和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实施意见》(粤发〔2021〕15号)等文件。通过学习,深刻理解老区精神,领会中央对老区人民的深厚关怀以及对老区建设工作的极大重视,从而准确掌握宣传老区的核心要义与政策导向和应用。
(三)抓好调查研究,提升队伍履职尽责的能力。长久以来,湛江市老促会把调研作为教育培训的形式之一,以民为师,问计于民,紧紧围绕“百千万工程”的具体任务,动员社会资源,上下联动,结合老区工作安排,开展调查研究,坚持以上率下,正副会长率先垂范,带头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近几年来,我们先后深入各县(市、区)超50个革命老区村庄调研,形成了多份内容详实、有参考价值、可操作性强的调研报告上报,确保市委市政府能够及时了解情况,为正确、科学的决策提供有力依据,从而促进老区有更好的发展。每年,我们的调研报告均能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如2023年,《关于赴杭州市淳安县考察学习的情况报告》,总结了5条经验,提出4条对策,得到市领导批示,认为开发红色资源,助推乡村振兴,可结合湛江实际,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同时转文广旅体局认真借鉴学习,并组织专题会研究,这对红色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协调多部门联动助力乡村振兴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2024年,《关于赴遵义仁怀两市考察学习乡村振兴的调研报告》,总结了5个好做法和4个发展建议,得到市领导批示,认为市老促会此次调研,聚焦乡村振兴,情牵革命传统,所提建议很有针对性,值得肯定,并请市教育局阅研。此次调研对红色文化的传播及教育,整合乡村资源推进和美乡村建设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借智者宏”,我们以实干精神,将调查研究转化为解决难题的关键手段,推动解决了一系列发展需求迫切、老区急需、基层期盼、民心所向的问题。老促会队伍亦以调研为突破口,学习基层及其他省市的先进经验,拓展思路,取长补短,锻造了一支有担当、有传承、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机构建设的推进奠定扎实的基础。
多年来,湛江市老促会心系老区,不断强化培训机制,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做到工作重点突出、思路明确、定位精准、任务具体,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未来,我们将继续完善机构建设,坚持守正创新,踔厉奋发、攻坚克难,为老区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再次谱写老区振兴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