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nlqw.com

网站首页/乡村振兴/产业振兴
产业振兴

嵩县:发展皂角产业促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4-09-25 22:09:23  浏览量:144



嵩县:发展皂角产业促进乡村振兴

 

摘要:近年来,嵩县和九皋镇两级党委、政府立足乡情,聚焦乡村产业振兴,积极探索林药间作新模式,大力发展皂角树种植,做大皂刺中药市场,做强皂刺产业。2023年,九皋镇皂刺交易量超过2600吨,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5%,实现行业综合产值4亿元,成为了全国首屈一指的专业皂刺加工乡镇,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

背 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要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河南省洛阳市嵩县九皋镇位于《诗经·小雅》中“鹤鸣于九皋”的九皋山下,属火山灰堆积而成的石质浅山区,人均仅有坡耕地0.9亩。皂角树是豫西地区主要的乡土树种,材质坚硬,其根、皮、叶、刺、种子均可入药且应用广泛。近年来,九皋镇党委、政府积极贯彻落实总书记“两个更好”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本地乡情,探索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实践路径,接续奋斗抓造林绿化,大力栽植生态经济兼用树种——皂角树,不断做深做大皂刺产业,锚定产业振兴,跑出了富民强镇“加速度”。

做 法

一、构建“一园一带”,壮大产业规模,提升“辐射力”和“影响力”。一是建设九皋镇中药材(皂角)产业园。九皋镇按照嵩县产业发展整体部署,投资760余万元建成了占地20余亩的九皋镇中药材(皂角)产业园,整合本地皂角育苗、种植、购销专业合作社32家进驻园区,形成集仓储物流、商贸洽谈、电商营销、产业培训于一体的皂角产业发展新模式。2023年,九皋镇皂刺交易量超过2600吨,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5%,实现行业综合产值4亿元。二是打造皂角标准化育苗、种植产业带。在九石路沿线打造了皂角标准化育苗、种植产业带,以老龙村为中心辐射带动了郭庄、陶庄、石场、马沟等村庄。目前,九皋镇皂角种植面积5万余亩,带动全县种植10余万亩。育苗面积达1000余亩,年育苗1000万株以上,种苗远销山西、陕西、四川、云南、贵州等地,成为了全国最大的皂角树种苗繁育基地。三是打响“中国皂角之乡”品牌。首届“中国皂角产业发展大会”在九皋镇成功召开,九皋镇获授“中国皂角之乡”称号,进一步提升了“嵩县皂角刺”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具有较多的议价定价权。首届“中国皂角产业发展大会”的成功举办带动皂刺收购价格提高了近10%,为村集体经济和群众增收提供了坚强支撑。

二、突出党建引领和龙头带动,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一是抢抓发展机遇。九皋镇抢抓乡贤返乡创业机遇,引回“洛阳市百名优秀乡贤”、共产党员郭绍波,成立了全国唯一的皂刺精深加工企业——河南豫博药业科技有限公司,建成了年加工3000吨皂刺的中药饮片生产线,实现了皂刺从单一“低端”种植到多样“高端”加工的转变,拉长了产业链条,升级了产业结构,提升了产品附加值。二是加强党建引领。九皋镇将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成立了中共河南豫博药业科技有限公司支部。通过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河南豫博药业公司获取了GMP认证,是嵩县第三家通过GMP认证的药品企业。目前,该公司拥有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29项,涉及皂角的育苗、种植和采集等关键环节。三是深化利益联结机制。坚持以“三变”改革为抓手,以推动土地流转为突破口,持续深化“合作社+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和“租金+薪金+股金”三金叠加的利益联结方式。将收益的40%用于产业再发展、30%作为股金返还给农民、20%作为村集体收益、10%作为合作社人员工资奖补,形成“4321”利益分配模式,实现了群众致富、村集体增收、产业壮大的“多赢”效果。此举直接带动九皋镇5000余户、全县1.1万户群众增收致富,每户年均增收超1万元。

三、坚持科技创新赋能,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推动优质品种选育。依托种质资源优势,与省农科院、县林业局合作,选育了“硕刺”“密刺”“嵩刺1、2、3号”系列及“九皋天丁”等优质品种,通过政府引领、大户示范带动、技术专家上门服务等措施,引导群众对中低效皂角林进行嫁接改良,改良后平均亩产提高了近一倍,亩均收入由4000元提升至8000元。二是加强农民技能培训。突出“技术型”农民培养目标,结合“人人持证,技能洛阳”建设,定期邀请省、市林业专家开展免费技能培训,提升群众种植管理技术。三是编制行业标准依据。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编制了《嵩县九皋镇皂刺产业标准体系》和《嵩县九皋镇皂刺产业标准综合体》,使皂刺产业有了标准依据。同时,加大标准宣贯力度,以高标准助推产业发展高质量。2023年,九皋镇成功创建“河南省第一批省级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四是加大研发力度。依托嵩县“中原药谷”科创园和设立在河南豫博药业公司的“洛阳市皂角种植及加工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加大皂角种植、皂刺利用、周边产品开发等方面的研发力度,让皂刺产业发展插上科技“翅膀”。五是持续推动补链强链。围绕“补链强链”助推转型升级。与洛阳平乐正骨达成合作意向,研发皂刺“两膏两散”中药方剂(骨关节膏、活血接骨止痛膏、展筋散、透骨散)并在河南豫博药业公司生产,进一步提升产业附加值。

成 效

一、绿化了昔日荒山

九皋镇域内多石灰岩构造的山地,石灰岩经长期风化而形成的薄土涵养不了水分且极易流失,这使得这些石山成为了不毛之地。但是石山、薄土非常适宜皂角树的生长,通过二十几年来的持续栽植皂角树,如今九皋镇的荒山披上了绿装,皂角林面积达5万余亩,同时辐射带动全县栽植皂角树10余万亩,绿水青山在九皋镇成为了现实。

二、增加了群众收入

通过栽植皂角树,发展皂刺产业,九皋镇的群众鼓起了“腰包”。2023年,九皋镇皂刺交易量超过2600吨,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5%,实现行业综合产值4亿元。其中,手工切片出货量500余吨,按平均每公斤加工费10元计,仅此一项可增加群众收入500余万元。此外,通过引导群众对中低效皂角林进行嫁接改良,改良后平均亩产提高了近一倍,亩均收入由4000元提升至8000元。“人均二亩皂角树,户均收入过万元”是九皋镇大力发展皂刺产业的生动写照。

三、提升了幸福指数

广场舞、太极拳、健步走……昔日在城市里才能看到的健身方式出现在了九皋镇。与此同时,九皋镇石黄村的锣鼓队、石场村的戏迷队、宋王坪村的象棋队等充满乡土气息的文艺队伍又重新焕发了生机,群众乐在其中,幸福感油然而生。

革命老区嵩县九皋镇通过栽植皂角树,让昔日不毛的浅山丘陵披上了绿装;通过发展皂刺产业,让老区人民过上了幸福生活。实践再次证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专家点评:乡村全面振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关乎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更关乎国家的繁荣与稳定,关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关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习近平总书记为乡村振兴战略指明了五个路径,即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嵩县九皋镇人均耕地少、质量又不高,不宜种植农作物,当地党委、政府立足资源禀赋条件,将皂角树作为突破口,把产业振兴和生态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加强政策支持,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围绕皂刺产业不断做深做强,为全镇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新途径,也用实际案例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九皋镇的发展为广大山区农村的振兴发展提供了经验和样板。

 

点评人签字:喻新安  研究员  河南省社科院原院长

2024年9月20日

(责任编辑:李韵)

 

 

扫码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