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nlqw.com

网站首页/乡村振兴/产业振兴
产业振兴

大峪镇:天蓝、水绿、人幸福

发布时间:2025-09-12 10:57:59  浏览量:147




大峪镇:天蓝、水绿、人幸福


汝州市大峪镇老促会 王丁一

      乡村振兴,民生为要。汝州市革命老区大峪镇作为深山区缺水乡镇,近年来以解决老区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突破口,聚焦安全饮水、就业创业等民生领域,通过基础设施补短板、公共服务提质效、产业就业双驱动,实现了从“缺水少业”到“水绿人欢”的蝶变。

      一、民生为本,破解“急难愁盼”筑牢幸福根基

    (一)攻坚缺水难题,1.针对历史性缺水困境,争取乡村振兴打井项目,自筹资金为玉皇、后坡2个村配备水泵2套、增铺管道2000余米,彻底解决群众“吃水靠天”问题。 2.长效管护机制,建立“镇村联动+专人维护”的饮水设施管理体系,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二)铺就家门口的“致富路”, 1.就业服务精准化,依托汝州零工市场延伸服务,开发弱劳动力岗位270个、村级公益性岗位137个,实现“闲散劳力有活干、弱劳群体有保障”。2.创业扶持见实效,通过政策宣讲、技能培训等措施,新增返乡创业284人,带动本地特色种养、乡村旅游等业态发展。

       二、生态为底:守护“天蓝水绿”描绘宜居画卷
    (一)荒山披绿生“金”,结合科学造林项目,在下焦村等地种植巴旦木200余亩,既修复生态又培育经济林产业,实现“绿富双赢”。
    (二)清洁能源助力,推广秸秆还田、生态养殖(如邢窑村蝎子养殖),减少面源污染,全力保证大峪镇空气质量。

      三、产业为擎:激活“内生动力”托举小康梦想
    (一)“联村共建”强集体,通过花椒种植(6000余亩)、蜜蜂养殖(350箱)等“一主一辅多试点”产业模式,24个村集体经济实现增收。
    (二)“家门口经济”暖民心,刘何村蔬菜大棚、邢窑村中草药种植等试点项目,吸纳本村务工人员数十人。
    (三)公益性岗位“一村一专员”签约14人,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米”。
大峪镇以民生温度标注幸福刻度,用产业活水浇灌振兴沃土,昔日的“穷山沟”正蜕变为“望得见山、喝得上甜水、留得住人”的幸福家园。其实践表明,乡村振兴的核心是让群众成为受益者、参与者和见证者。

(责任编辑:张羽洁)

扫码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