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nlqw.com

网站首页/乡村振兴/组织振兴
组织振兴

“小网格”托起“大治理” ——汝州市紫云路街道网格化治理促进老区振兴发展

发布时间:2025-09-18 15:05:55  浏览量:40




“小网格”托起“大治理”
——汝州市紫云路街道网格化治理促进老区振兴发展

汝州市老促会 李鹏程 袁旭奇


      日前,走进汝州市紫云路街道,整个老区的城乡环境整洁有序,邻里关系和谐融洽,红色文化繁荣,一派安居乐业、文明有序的新景象。

      谁能想到,这个成立于2019年,曾因基层组织薄弱、遗留问题众多、信访量高而“出名”的街道,在短短数年间,通过深化网格化管理,实现了由“乱”到“治”的华丽蜕变。

      这一切,都得益于一支覆盖广泛、结构合理、充满热忱的网格员队伍。

      紫云路街道是革命老区,辖2个社区、6个行政村,常住人口5.3万,情况复杂,治理任务重。

      该街道结合实际,将辖区科学划分为170个网格,建立起一支485人的专兼职网格员队伍。这支队伍年龄最大的78岁,年龄最小的26岁,跨度达52岁,涵盖了农民、退休教师、企业家、司机、工匠等20种职业。

      选优配强网格员,是发挥网格效能的关键。该街道注重从多元职业背景中选拔人才,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和人际网络。

      在铁炉马村,退休的农村信用社职员、74岁的马廷芳担任廉情监督员和网格调解员,继续发挥余热。

      “登记不是为了存档,是为了解决。”马廷芳翻着几年来记录的6本共400多起纠纷的登记簿说。他的调解成功率达97%,秘诀在于以亲感人、以理服人,并善于寻找当事人的社会关系介入化解。

      多年来,他还坚持每日清扫街道,一边打扫,一边了解民情、化解纠纷。一把扫帚,不仅清洁了道路,更扫除了邻里隔阂。

      在郭营村,曾任教师的网格员郭满良面对修路引发的邻里争端时,总是耐心劝导。“咱不是法官,要以调解矛盾为出发点。”“好多村民都说啥也不争,就争一口气。”他便自掏腰包买油以一方名义赔偿给另一方,最终成功化解矛盾。

      在调解中,他总是践行“忍一时之气,免百日之灾”“会做的两头瞒,不会做的两头传”等调解理念。

      高效治理离不开多元力量的协同。紫云路街道创新推动“网格+警格+义格”深度融合,将城管、住建、市场监管等部门人员纳入网格体系,实现治理资源精准下沉和高效联动。“以前窨井盖坏了不知道该找谁,现在连地上一个烟头都知道该谁处理。”紫云路街道办事处主任秦尉翔表示。

      经过数年努力,网格化治理在紫云路街道结出硕果。“通过网格化管理,我们实现了‘属地有网、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人有责、管理到位、服务到家’,基层组织更加牢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社会大局稳定和谐,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秦尉翔说。

      从曾经的治理“痛点”到如今的示范“亮点”,紫云路街道通过建强一张网、用活一群人,成功打通了服务群众、化解矛盾、促进发展的“最后一步路”,促进了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探索出了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基层善治新路径。

(责任编辑:张羽洁)

扫码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