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追梦人
——记汝州市温泉镇朱寨村党总支部书记朱学卫
“要想快,车头带”。作为一名基层党支部书记,他致富不忘桑梓,勤奋敬业、无私奉献,团结和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追梦前行,取得一个又一个成绩,得到市镇领导和广大群众的普遍好评,他就是汝州市温泉镇朱寨村党支部书记——朱学卫。
十年前的朱寨村人心散、环境差,信访案件不断。镇里领导也为选村支书而苦恼。当时47岁的朱学卫已经是洛阳某公司项目经理,事业有成。但是,看到村里面貌与其他地区的差距,在镇政府邀请下他不顾家人反对,放弃丰厚的收入,毅然决定返乡创业,实现自己回报家乡的夙愿。2015年,他高票当选朱寨村村委会主任,2018年3月至今任朱寨村党总支书记。
一、产业兴农,发力村集体经济
“当时,我满脑子都想着如何让村民脱贫、让集体增收。朱寨村有30年的香菇种植经验,村两委通过市场考察,商定上马食用菌产业,作为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突破口。”朱学卫回忆上任之初由衷地说。
2016年8月,他牵头成立了“汝州市温泉食用菌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流转土地160余亩,以“支部+公司+农户+基地”的发展模式,开启奔小康之路。借助政策东风,提升集体经济发展后劲。争取财政专项扶持资金、市移民局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资金和村集体自筹资金 442万元,逐步扩大香菇生产基地规模。
除规模化生产外,朱寨村还精准施策,延伸产业发展链条。2019年建成一座面积达540平方米的大型冷库,用于根据市场行情调节新鲜香菇的市场投入量,保障了种植香菇收益最大化。2020年村级自筹资金建设香菇深加工车间,引进香菇烘干设备,打通了烘干、包装销售环节,助推朱寨村食用菌产业向深加工方向发展。2023年建成菌棒加工车间,购买一组菌棒制作自动生产设备,每年生产菌棒可达300万袋。
目前,村集体带动全村发展香菇大棚1600多座,年产香菇5800吨,年产值7900余万元,直接带动就业400余人,推动全村人均收入达2.6万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80余万元。
二、整治人居环境,追梦美丽乡村
村集体经济改观后,朱学卫又想着改善村人居环境。他从修渠排污,清理街道垃圾和拆除门口厕所等棘手问题开始,先垫资30万元在每家门前彻花池、铺楼板,硬化水渠、修建函管桥、平管桥,栽种风景树,打造环村林带,铺设路边道牙,安装护栏、树脂瓦、路灯、监控,建设党建公园、孝道等文化墙,潜移默化中提高了村民素质。紧接着,他又高标准建造了“六室一厅一广场+党建游园”,党群服务中心及老年日间照料中心、自来水厂、标准篮球场。为村小学建设面积1100平方米教学楼,安装水冲式厕所。新修村环线2300多米,全部铺设柏油路。如今,朱寨村街道清洁整齐,道路宽敞明亮,得到了群众的一致赞扬。
三、弘扬尊老爱老传统美德,做幸福生活的追梦人

朱寨村有264位70岁以上的老人,其中有一些困难老人因独居、失能、残疾等,生活上亟需照顾。为此,朱学伟带领朱寨村“两委”先后投资五十余万元建成百姓大食堂和老年助餐点,弘扬慈善美德,助力乡村振兴。
2024年6月,该村举行百姓大食堂启动暨老年助餐点启动仪式。为70岁以上老人每人办理一张卡,卡里充入100元,可以当250元用,中间的差额部分由村委会负担。每天供应中餐,一周内饭菜不重样,餐食注重营养均衡,结合老年人的口味和健康需求,精心烹制。每日提供多样化的菜品选择,包括荤素搭配合理的热菜、汤品和主食。菜品低盐、低糖、少油,易于消化吸收。且吃饭不限量,吃饱为止。朱寨村的140位老人办卡,用餐者每天稳定在80余人,他们都能够吃上热乎可口的饭菜。这件善举,既解除一部分在外务工者的后顾之忧,让其安心在外挣钱,也让老人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近年来,朱寨村在朱学卫带领下,一步一个台阶,彻底摘掉了“问题村”帽子。先后被授予“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第二届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河南省‘五星’支部党支部”“河南省民主法治村”“省级生态文明村”“平顶山市文明村”“平顶山市先进基层党校”“汝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汝州市先进基层党校”“汝州市三星级文明村”“汝州市四美乡村”等荣誉称号。
作为老区村的致富领路人,朱学卫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有着最朴素的愿望——让家乡变好,让乡亲变富。他扎根老区,带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用实干破解难题,用创新实现梦想,让老区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汝州市老促会 温泉镇老促会 朱亚芳 袁旭奇)
责任编辑: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