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nlqw.com
竹沟革命纪念馆
发布时间:2024-09-24 11:51:08 浏览量:135
竹沟革命纪念馆
“竹沟革命纪念馆”位于确山县城西
素有“小延安”之称的竹沟是我党民主革命时期的一块重要根据地,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926年党,竹沟地区就建立了党的组织,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创建了红军游击队。抗日战争爆发后,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队。1938年2月,党中央和毛主席派彭雪枫来竹沟主持工作。同年6月,中共河南省委由开封迁驻竹沟。1938年11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在竹沟成立以刘少奇为书记的中共中央中原局,刘少奇、李先念等同志从延安先后抵达竹沟,开展敌后游击战争,使竹沟成为我党在中原地区发展的重要阵地和战略支撑点。新四军二、四、五师均诞生于此,三、七师的部分骨干也来自竹沟。刘少奇、李先念、方毅、王恩茂、张劲夫等10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朱理治、刘之久、周骏鸣、任质斌、王国华等80多位省部级干部,徐海东、王震、张爱萍、张震、王恩茂、杨梅生、成均、赵启民、肖望东等120多位将军和200多名地师级干部在竹沟战斗、工作、生活过。我党在这里通过举办教导队、党训班、青训班等,先后培养党政军干部3000多人,其中党员2200多人,先后向敌后出兵17批共4800多人,组成东进南下的中坚力量。竹沟的重大作用,激起国民党顽固派的极端仇恨,
文化大革命期间,竹沟革命纪念馆遭到严重破坏。1978年,按原貌修复馆内全部建筑,1980年重新开放。1985年,竹沟革命纪念馆东扩
竹沟革命纪念馆隶属确山县文广新局,是副科级全供事业单位,现有人员34名(其中在编人员14人,编制12人,临时用工20人),负责维修、保护中共中央中原局旧址群,收集整理竹沟革命斗争史。建馆近60年来,先后接待朱镕基、李长春、李克强、汪洋、范长龙等党和国家领导人30多人次,省部级以上干部720多人次,累计接待观众1600多万人次,对加强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8年9月,中国老促会、河南省老促会命名该馆为“弘扬老区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示范基地”。
(责任编辑:白廷斌)